因为他,马鞍山和苏州走到一起
这是一次跨越地域,对千古英雄人物的缅怀,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;这是一场媒体主导,对城市文化品牌的联动宣传,对文旅消费潜力的全新释放。
过昭关,建姑苏
回顾春秋,伍员奔吴,灭楚平越,定数国兴衰,建姑苏古城,书写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篇章。苏州人说起苏州城的历史,也基本都是从伍子胥奔吴开始。
公元前522年,楚平王听信谗言,怀疑太子作乱,迁怒于太子老师、伍子胥之父伍奢,并将伍奢及伍尚(伍子胥兄长)骗到楚国都城杀害。为防止伍子胥为父亲和兄长报仇,楚平王下令在全国通缉伍子胥。不得已,伍子胥辗转逃往吴国。
奔吴路上,日暮途穷,一夜白头,蒙混过关,千金报恩,亦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轶事典故。而追踪这些典故由来,皆与马鞍山一个地方有关,那就是昭关。
▲ 含山县古昭关 唐焱摄
相传,伍子胥奔吴路上,逃至昭关,关上却早已戒备森严,并挂着他的画像,悬赏缉拿。伍子胥无法过关,幸遇东皋公将他隐藏在家中,一连七天,伍子胥心急如焚,坐卧不安。
这日早起忽然发现自己头发、胡须尽变苍白,顿生伤感。东皋公见此得计,请来貌似伍子胥的好友皇甫讷,让他二人相互改装易形后,由皇甫讷先到关口,引兵捉拿,造成关口混乱,伍子胥则趁机蒙混过关。
▲ 含山县古昭关 唐焱摄
对此,伍子胥“相土尝水,象天法地,造筑大城”,营造了气势宏伟的吴国阖闾大城,即今天苏州城的前身。阖闾大城的规模和格局,奠定了苏州2500多年的城建基础。
这个城包括外郭、大城和内城三重城垣;
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,陆门八座,水门八座;
城里划分为宫廷区、贵族居住区和市肆,体现了“前朝后市”的传统格调。
▲ 阖闾城平面示意图
过端午,看民俗
马鞍山与苏州在端午习俗方面,有着很多相似之处,却又因地区文化传统不同,而有着千姿百态、色彩缤纷的节日文化景观。
▲ 苏州市民往河中抛扔粽子 图源引力播
苏州人端午也吃粽子。苏州粽子呈长而细的四角形,传统粽子有赤豆粽、红枣粽、白水粽、灰汤粽、肉粽,考究如猪油夹沙粽,选用上等红小豆,煮熟后去皮滤沙,再放适量砂糖和油脂熬制成馅,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,煮熟后晶亮甜美,油润清香。
“采石、大信于江,姑溪、黄池于河;博望、湖阳尚勇捷,丹阳、新市尚文巧”。端午时节,四乡八镇龙舟竞渡,视先后为胜,热闹非凡。
马鞍山粽子多采用原生态水草、芦苇叶捆扎,馅料也有红枣、蜜枣、红豆、火腿肉、鸭蛋黄等多种,形状则有菱角形、牯牛形、锥尖形,还有小脚粽、鸽子粽、枕头粽、无绳粽等。
和县部分地区则变成了吃“四红”“四绿”,“四红”指苋菜、黄鳝、虾子、咸鸭蛋,“四绿”指黄瓜、青椒、蒲芹、莴苣,含山县的食谱上则多了绿豆糕。
每到这日,出嫁后的姑娘带上娃娃、邀上丈夫一起回娘家过端午节,孩童们则会手缠“端午线”、胸前挂“香袋”、背背“布老虎”、身穿“五毒衣”、脚蹬“老虎鞋”、手握“端午龙”,带着长辈们的祝福走向未来的旅程。
▲ 马鞍山端午龙舟赛 资料图
传文脉,塑品牌
▲ 监利市伍子胥故里碑 图源引力播
还保留着伍子胥祠堂、伍子胥帅府、伍子胥雕像、伍子胥故里碑、子胥路、跑马界、跑马堤、打鼓台、点将台、练兵场、埋甲口、鸡鸣铺、斩龙渊、逃跑渊等众多与伍子胥相关的遗迹。
红糖糍粑不仅是一道美食,更因伍子胥传说的加持,成为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符号。人们每到丰年年底,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“城砖”一样的糍粑,以此来祭奠伍子胥,从而留下了逢年打糍粑的习俗。
如今有不少地方,都留下伍子胥的深深烙印。相土尝水、象天法地,他造就了姑苏延续千年的城市格局;世界第一条人工运河——胥江,在他主持下开挖;胥门、胥口、胥江,皆因他而名;伍公祠、相王庙,皆为他所建。
而今的胥王园,更是一处赓续先贤血脉,涵养为政之德的教育基地。
▲ 苏州胥王园祭祀活动 图源引力播
而在今日之马鞍山,昭关的城楼之上,堞垛森森,牙旗猎猎,诉说着金戈铁马的历史;城楼之下,古道蜿蜒,山街点缀,谱写着文旅融合的前景。
从昭关往北望去,明清仿古一条街古色古香。经过几番修整改造,这里已是焕然一新,璀璨绚烂的灯光、口感独到的美食、丰富多彩的活动,“农文旅融合”正让这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山间小市再现繁荣景象。
这是一条历史人文古道
东有褒禅山,西有古昭关,沿途有烽火台、回马亭、马蹄泉等遗迹。
其中,有着伍子胥“十年之后,千金报德”传说的千金湖点缀于古道边,诉说着伍子胥与浣纱女的故事,“千金小姐”亦由此而来。这是一条生态旅游通道
伍子胥古道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有原生态的自然野趣,有天然的清新氧吧,每道弯都是一个风景,每棵树都是一个传说,每块石头都有着传奇的故事……依托古道,50多处景点串点成线,一个接一个的新民宿、露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逐步成为当地文旅的网红打卡地。
▲ 伍子胥古道 唐焱摄
编 辑 / 史芳俊 校 对 / 戴国文